2025 年 7 月 22 日,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披露的 “(2025)粤 1971 破申 84 号” 破产审查案件,为东莞市五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 “东莞五株”)的发展轨迹烙下了一道沉重印记。这家从破产资产中艰难起步、曾试图改写命运的企业,如今又一次走到了破产的悬崖边缘,一场令人扼腕的 “命运轮回” 正在现实中上演。
东莞五株作为五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,是国内PCB(印制电路板)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。母公司五株科技不仅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更是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(CPCA)副理事长单位,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内资PCB企业十强榜单。2020年,五株科技迎来重要发展里程碑,正式启动创业板IPO申报工作,这一战略举措使其成为当年PCB行业最受瞩目的企业之一,充分彰显了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突出优势。
东莞五株的发展历程颇具传奇色彩,其资产基础源自对雅新电子(东莞)有限公司的司法重组。雅新电子作为台湾上市公司雅新实业(Yah Hsin Industrial)在大陆的重要生产基地,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及母公司经营困境而陷入破产危机。2010年,经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,雅新电子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,其包括现代化厂房、先进生产设备及工业用地在内的核心资产被纳入司法拍卖范畴。这一特殊的资产重组过程,既为东莞五株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硬件基础,也为其后续发展埋下了转型升级的伏笔。
2025年,东莞五株的经营危机逐步显现关键性转折。4月,上市公司方邦股份(SH:688020)在年度财务报告中首次披露风险提示,针对东莞五株的应收账款计提166万元坏账准备,并在附注中明确指出"鉴于客户资金链紧张,款项收回存在重大不确定性"。这一财务信号成为行业关注的重要风向标。至7月,随着法院正式受理破产审查申请,标志着东莞五株的经营困境进入实质性处置阶段。
作为五株科技集团旗下产能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,东莞五株若最终进入破产程序,将产生多重连锁效应:其一,生产体系方面,将直接导致五株科技近40%的产能缺口,严重影响既有订单交付能力;其二,客户关系维度,包括华为、中兴等战略客户的供应链稳定性将面临挑战;其三,资本市场层面,可能引发对母公司五株科技的信用评级下调;其四,产业生态角度,或将波及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终端客户的正常运营,形成区域性产业链震荡。这一系列潜在影响,不仅关乎企业个体存续,更将对华南地区PCB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。
【来源】:观芯者、网域整理报道
版权声明:本文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,仅为分享使用,如涉及版权与信息错误问题,敬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。谢谢!
李小姐
Tel: 13776048096
微信:13862104012